关注“大科学”解决大问题,不能因此忽略“小科学”的意义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19-11-01 14:15:2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0月31日电(记者王默玲 王琳琳)今年4月,人类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的发布,吸引了全球目光。而公开这张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凝结了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员的智慧,上海天文台也参与其中。

这几天在上海频频引起热议的,号称集结了“人类最强大脑天团”的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44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1位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多位中外院士科学家,一起就国际大科学计划展开了一番大讨论。

如果没有全球科学家的协作,我们不可能捕捉到黑洞的长相。国际大科学计划指的就是集结全球的智慧力量办大事,当人类社会面临着共同的健康、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挑战的时候,全球科学家联合起来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成为了解决全球重大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我们所说的大科学计划,其中很大一部分指的是大科学装置与设备。”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说,“例如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项目,拥有十亿美元规模的投入,它能带我们了解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也为天文学带来了变革。这是个人乃至单个实验室无法完成的。”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个国际大科学项目就是地球生物基因组计划,希望用十年时间对地球上的真核生物进行基因组测序,目的就是想创造一个地球生物生命的数据库。”2011年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哈里斯·李文表示,这个大计划不仅仅是个工程项目,未来还将应用于新药的研发,“我们今天用的80%以上的药物都是来自自然界,而不是人工合成。比如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都是来自植物的提取。”

关注“大科学”解决大问题,但也有科学家表示,我们不能因此忽略“小科学”的意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大家熟知的生物医学的重大进展:X射线、抗生素、无创影像、基因工程的发展等,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并不是来自所谓的大科学工程,而是来自个人的努力。” 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提醒道,“关注小科学”,以及“关注有意义的大科学项目”,才是未来一个可能的方向。

“我们的‘中国脑计划’有两个意义,第一是开发有效方法来早期诊断和干预脑部疾病,第二是开发脑机智能技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向其他科学家介绍了这个中国中长期科学计划的价值所在。

蒲慕明表示,“中国脑计划”是为了发展一个大脑研究技术的平台,希望这个技术能够促成“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的国际合作计划,“这是一个了解人类行为和脑部疾病神经回路机制的必要步骤,而这么一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球合作。”

关键词: 大科学 小科学

下一篇:训练人工智能主要依靠两种资源:一是数据;二是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常识
上一篇:5G+智慧地铁平台亮相,为第二届进博会提供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