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让科研与地方需求无缝对接,探索科研包干制改革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19-12-20 15:20:05    来源:科技日报    

鼠标轻轻一点,一座全数化、仿真可视化城市智慧模型从幻灯片上“拔地而起”。此系统能够清晰准确地显示每栋大楼的高度宽度、面积体积、空间构造等信息,让建筑物日照条件、人流车流等实现可视化管理。青岛理工大学校长谭秀森介绍,该创业团队围绕城市建筑数字化技术、城市建筑智能建造技术等领域,叠加建筑信息模型(BIM)、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城市建筑云平台,建成城市BIM3520万平方米,数据价值超过2亿元,已在全国7个城市推广应用。

这是该校推进政产学研深度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众多成果之一。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亚军表示,让科研与地方需求无缝对接,该校探索科研包干制改革,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技术孵化产业的“青岛理工”模式。

深化“放管服” 跑出“加速度”

所在的学校量子物理实验室和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部级科技计划及其他项目48项,发表SCI科研论文120余篇,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奖3项;在学校职称评审中,成功直聘教授……谈起今年的“丰收”,33岁的初鹏程博士高兴地说,这得益于学校实施科研“特区”政策,包干制等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研创新活力。

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于德湖说,学校出台“严管”加“厚爱”刚柔并济的激励政策,实现“管”和“服”双轮驱动:修改制定科研经费、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形成“闭环式”管理新路径;出台科研业绩评价及奖励办法,建立学校、院系和项目负责人三级管理的工作体系,打通政策执行“堵点”,有效提升了科研项目运行的效率、投入产出比和源头创新能力。

探索横向课题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该校把横向课题管理权限逐级下放,全力吸引科研经费回流。该校科技处处长李长河说,实施科研提升计划,学校对优秀年轻教师实施“层阶式”“递进式”培养,为科研好苗子“搭台子”“压担子”,让教师潜心科研,“抱团发展”“集体成才”。

今年学校横向科研合同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7%,大额、特大额横向科研项目立项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9%、50%。目前,学校建成41个国家、省部、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走出“象牙塔” 到生产一线创新创业

开壳速度快,破损率低,帮助农户减轻负担,为核桃产业发展带来利好……今年9月,央视《我爱发明》栏目播出的《巧取核桃仁》,报道了李长河指导的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引起强烈反响。

作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李长河指导带领学生科技创新申请专利70余项;指导学生多次获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奖,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等20余个奖项。

科研反哺教学,滋养人才培养,让该校创新创业开出绚丽花朵,学校因此荣膺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典型经验高校”;大学生十获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以及国际顶尖设计大奖德国红点奖、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特等奖、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王建高)

关键词: 科研包干制改革

下一篇:类脑计算已悄然成为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路径之一
上一篇:新拉曼光谱法,使研究人员能分析直径仅0.5—2纳米金属颗粒的化学成分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