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11时22分,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被送入太空。“天琴一号”正常入轨,意味着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阶段。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围绕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罗俊早在1994年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的山洞实验室开始进行基础研究布局。
该计划具体为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3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引力波。
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研究小组开展了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研,并制定“天琴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2016年2月21日,中山大学正式发布“天琴计划”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
据介绍,天琴“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采取“沿途下蛋”分步实施,利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手段展开技术攻关和在轨验证,稳步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最终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
“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介绍,“0123计划”已进入“1”,其中“1”包括发射单颗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和单颗天琴探路者试验卫星,“天琴一号”卫星正是这个“单颗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
2018年10月,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工程项目”,因该项目对应天琴“0123计划”中的步骤“1”,故命名“天琴一号”。
“天琴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张立华介绍,“天琴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国家立项、高校牵头的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家正式立项的第一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
关键词: 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