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件科学仪器实物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只是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步

首页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0-01-03 14:24:50    来源:科技日报    

八件清华大学物理系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相关科学仪器实物近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对于关心博物馆的人来说,应该能从中体会到一些新意。长期以来,人们一想到博物馆,脑海中出现的就是“后母戊大方鼎”“金缕玉衣”“清明上河图”,即便和科技沾点边,也是“地动仪”“曲辕犁”,总之,不是古物,就是文物,甚至宝物。而这次入藏的科学仪器,似乎与这些都相去甚远。

实际上,国家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缩影。而在当代社会,科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部类,更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博物馆作为时代精神图谱的描绘者,如果缺失了科技展陈,必然是不完美的。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道路上,科技的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今天,我们之所以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几十年来的科技进步密不可分,而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继续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因此,构建反映当代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发展历程的系统性馆藏,也就成为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做了什么”。科学仪器入藏博物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因为,科学仪器对于后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以实物的形态弘扬和传递了一种科学精神。在这些仪器进入博物馆的一刹那,它们作为科研工具的使命或许已然终了,但作为科技历史记录者、科学精神见证者的任务远未结束,甚至刚刚开始。作为我国科研发展历程的珍贵物证,这些仪器背后凝聚着我国科技工作的智慧和汗水,蕴藏着无比生动的科研故事。因此,和整理、保管、研究及展示科学仪器同样重要的,是讲好新时代的科技故事,让当今和后世的人们了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和光辉成就。

这就对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讲解方式以及活动组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次捐赠的八件科学仪器,与博物馆中的瓷器、古画或雕塑不同。后者虽也涉及专门之学,但即便不了解其“知识含量”的人,依然可以从外在形式欣赏其美学价值。然而,像“分子束外延蒸发源炉”这样的科学仪器,并不具有艺术品的“可看性”,本身也并不稀少或唯一。若没有通俗明晰的讲解,大部分到博物馆参观的民众恐怕连其名字都“不明觉厉”。相反,如果在展陈的同时,配以霍尔效应的科普工作,把薛其坤院士及清华大学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团队在科研攻关的1000多个日子,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或以影像乃至沉浸式展览的形式,让人如置身实验室中,亲身感受科研工作者追求真理时的一丝不苟和严谨求实,完全有可能打造充满科学精神的“网红”展览。同样,此前入藏国家博物馆的“大兴新机场航站楼顶棚外部铝网玻璃”“嫦娥四号试验队队旗”等,也只有作为科学成就介绍、科普宣传和弘扬科学精神的载体时,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正在成为时下人们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那么,为这种生活增添一份科学精神的色彩,想必会让人生更加充满正能量吧。(胡一峰)

关键词: 科学仪器实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下一篇:被人们亲切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上一篇:浙江省提炼出了“铁了心抓创新、三个补促转型”的科技创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