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应对气候变化是德国最热的议题之一,默克尔主导的“气候内阁”达成了“退煤”共识,通过了扶持退煤地区发展的《结构强化法》草案,推动欧盟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并出台了德国的《气候保护计划2030》。该计划目标是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55%,包括为二氧化碳排放定价、鼓励建筑节能改造、资助相关科研等诸多措施,涵盖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多个领域。
为了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德国从3个方面加强研发:一是加强氢能研究,推出氢能战略。二是加强德国的电池生产。投入10亿欧元在德国多地促进电池生产。顶层设计“电池研发工厂”支持德国在整个电池价值链中扩展能力和技术。三是加强二氧化碳的储存和使用研发。此外,德国还批准了“气候保护科学平台2050”计划。新平台将为向“无二氧化碳”经济和社会过渡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知识。
环保方面,为了避免塑料的过度使用,德国教研部与五个联邦部门合作共同提供了多样化的政策措施。包括资助研究环境中的塑料解决方案,促进生物经济中生物基塑料的研发等。联邦教研部推出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倡议”,未来几年将提供2亿欧元,推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制定系统解决方案。
可再生能源领域,2019年前3季度德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总消费中占比达42.9%,同比增长近5%。太阳能方面,德国政府已将目标提升为到2030年实现98吉瓦产能,约为目前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两倍。巴登-符腾堡电力公司将在柏林附近建设德国最大的太阳能园区,预计装机容量超过180兆瓦。风能方面,由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2019年德国新增风电装机大幅下降至20年来最低水平,德国作为欧洲最大风电市场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德国联邦交通部选定9个地区,拟通过帮助地区制定合适的氢能发展规划,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发展网络,将其打造成为德国的“氢示范区”。着眼于未来的工业标准,德国六大研究机构联合开发燃料电池的标准化物理参数测量方法,以便集成应用并进一步实现规模化和市场化,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铺平道路。(记者 李山)
关键词: 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