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发,10名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奖者中,已经78岁的赫伯特·芒教授精神矍铄、意气风发,丝毫没有让人感觉这是一位成长于二战炮火中的科学家。
“中国在工程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芒教授是国际知名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专家,曾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除了做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还担任维也纳技术大学荣誉教授,是美、德、中等多国院士。
长期以来,芒教授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奥双边及国际多边科技合作,曾多次代表奥地利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等签署科研合作备忘录,大力推动“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和“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与同济大学合作参与了多项重大课题,并为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科研出谋划策;为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言献策;积极推动我国与国际的科技交流合作,联合组织国际会议、提名中国学者到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任职;指导了众多中国学者,为中国乃至世界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领军人才。
芒教授强调,随着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世纪工程的实施,中国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世界工程技术领域的未来在中国,希望在中国的年轻人身上。
尽管年届耄耋,可芒教授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而且几乎没有休息日,有时,甚至舍不得花费去食堂吃饭的时间,叫个快餐了事,他总想把时间挤出来带学生,做科研。
“老师带学生,就像锤子钉钉子”
1942年,芒教授出生在维也纳,他的青少年时代,欧洲正处于战后恢复期,他经历过一段苦日子。说起198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情形,芒教授记得,当时北京的机场非常小,道路上也没几辆汽车,自行车大潮却让人过目难忘。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计算机个头很大,速度很慢。
斗转星移,后来芒教授又多次来到中国,每次来,总能看到令人惊喜的变化,直到2005年,他决定担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每年固定来华两三次,带学生,指导项目。
芒教授很受学生尊重,因为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对论文要求严谨。一篇几百页的博士论文,年近八旬的老人要拿着放大镜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去看,并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笔修改,他对自己的修改,还总是感到不满意,要反复推敲比较,直到选定一个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式或单词。
芒教授说,他对论文的要求,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如果本来内容很好,但是文字句法有错误的话,他就认为,这是美味佳肴被放到了一个肮脏的盘子上,必然让人无法下咽,对作者来说,也是非常可惜与不值的。所以,几乎学生论文的每一页上,都有芒教授改动的地方。
芒教授说,老师带学生,就像一个锤子往墙上钉钉子。学生材质不行,就钉不进去,也挂不住东西,如果学生材质过硬,老师的捶打力度不够,钉子同样也钉不到墙里,还是没法成材有用。师生实际上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老师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培养的学生是否成功。
芒教授自主动手能力很强,做他的学生,也必须是多面手,做得科研,带得学生,写得论文,申得基金,此外,还要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有强大的领导能力,带动团队成员一起进步。芒教授认为,以同济为代表的中国顶尖大学的学术氛围、治学传统,实际上要好于欧洲的一些高校,就更不用说中国连年增长的科研经费,以及从政府到学校还有社会对科研事业发展的支持。
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芒教授认为,对于做工程、搞学术的人来说,金钱不是最重要的,自由而严谨的想象力才是关键。考核一个工程师,也很简单,就看他能不能做出来,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来。工程科学,就是这样一门实操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作为第一个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与技术合作奖”的奥地利科学家,芒教授全家人都感到光荣与兴奋,他的夫人把授勋的大幅照片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芒教授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积极乐观,他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种向好向上的变化还在持续进行中。相信勤劳勇敢、善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仅能为自己的国家,也能为这个世界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记者 李 钊)
关键词: 工程技术领域